土木评估委根据认证协会正在修改中的《自评报告撰写指南》,重新编写的土木工程专业认证用的自评报告撰写指南

时间:2019-12-24作者:文章来源: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必一浏览:675

附表C2

工程教育认证自评报告指导书

201912月修订)


自评报告是工程教育认证的重要证据之一。专业应根据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在自评报告中清晰地描述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客观地陈述为达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而设计和实施的教育教学体系,为支撑人才培养而配备的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以及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而建立的持续改进机制。

本指导书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提出了自评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仅用于专业撰写自评报告的参考,而不是作为自评报告撰写的范本。指导书中所列内容,是专家在进行认证判断时所需的基本信息,自评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这些内容。

自评报告应严格依据标准,参照本指导书建议的格式撰写,(用黑体字在相应位置列出通用标准原文和专业补充标准要求),文字描述应简练准确,图表应清晰详实,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便于认证专家对照认证标准进行审阅。自评报告不应包含与认证标准无关的内容,不应将少数学生的“标志性成果”作为达标举证材料。

自评报告由正文和附录两部分组成,具体要求见本指导书。


本指导书中部分名词的说明:

  • 支撑材料:指用于支撑或证明自评报告各章节所述内容的相关材料,包括管理文件、教学资料、学生学习档案、各类记录性材料、合作协议或其它佐证材料等。支撑材料作为自评报告的附件单独汇编成册(对于附件中难以呈现的支撑材料,应提供材料索引,以便专家现场调阅)。

  • 评估:指为开展某项评价而进行的数据、证据和资料收集工作。评估可采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评估抽样应具有统计意义。

  • 评价:评价是对评估过程中所收集到的证据和资料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评价结果是持续改进的依据。

  • 机制: 指针对特定目的而制定的一套规范的处理流程,包括目的、制度、责任人员、方法和流程等,对流程涉及的相关人员的角色和责任有明确的定义。


篇幅控制的建议:

  • 目录、黑体字的标准原文、正文三部分共计6.5万字以内,各部分之间可以适当调节。

参考: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类专业、相近专业和其它专业

本类专业

相近专业

其他专业(举例)

本科

081001 土木工程(包括2010年前的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岩土工程、铁路与城市道路工程、矿井建设专业)

081005T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081006T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081007T 铁道工程

081101  水利水电工程

081103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082305  农业水利工程

080102 工程力学


0802 机械类专业

0804 材料类专业

0828 建筑类专业

081401 地质工程

081501 采矿工程

081801 交通运输

081802 交通工程

081002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08100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120103 (授予工学学位的)工程管理

研究生

081401 岩土工程

081402 结构工程

0814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081406 桥梁与隧道工程

082301 道路与铁道工程


081503 水工结构工程

081504 水利水电工程

081505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

080104 工程力学

0802 机械工程各学科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各学科

0813 建筑学各学科

080102 固体力学

081803 地质工程

081901 采矿工程

082303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081404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081403 市政工程





工程教育认证

自评报告



<可以插入学校的logo>




专业名称:

专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所在学校(公章):

学校负责人(签字):_______

提交日期:

0 背景信息

认证专业

信息

专业名称

所在学校

所在学院

授予学位

学制

院系网址

认证联系人

信息

姓名

电子邮件

电话

手机

通信地址

(邮编)


01 本专业所在学校的简介500字以内)

描述学校的历史沿革,归属关系,各校区所在城市或地区,学校的办学思想、定位。

描述学校的学科布局,本科专业数量,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专任教师规模等。

简述学校获得的主要教学平台。

以列表形式提供学校工学门类本科专业信息(表0.1.1)及学校本类专业信息(表0.1.2)。

0.1.1 学校工学门类本科专业类一览表

专业类名称及代码

专业类所在学院

专业数

0.1.2 学校本类专业一览表

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所在学院

本科/专科

设置时间


02 本专业发展沿革简述800字以内)

描述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设置情况;如为多校区办学,说明专业所在校区。

描述土木工程专业获得的学科和教学平台;近五年来的主要科研和教学成果。

以列表形式给出学院内所有专业的层次、设置的时间、近三年在校学生数和各专业的专任教师数。

0.2.1 学院内所有专业简况

专业名称

本科/专科

首次招生时间

年份

在校学生数

专任教师数

注:如专业历史上有过中止,首次招生时间填写最近一次连续招生的起始年份。


03 本专业以前参加评估(认证)的情况700字以内)

如果不是第一次评估(认证),需提供开始评估(认证)的年份以及最近一次通过评估(认证)的时间,描述上次专业评估(认证)后的持续改进情况,并在附录0中提供上次的评估(认证)报告、中期督察报告和改进报告。

1 学生7000 字以内)


    1. 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本专业近三年的生源状况(学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率),大类招生的专业应分别说明入学和专业分流的情况。

  • 学校和专业为提高生源质量、吸引优秀生源所制订的制度和措施,以及制度和措施的执行情况,重点说明专业如何根据自身特色和优势,制定吸引优秀生源的具体措施。

  • 根据近三年的生源状态和变化情况,结合招生政策、就业环境等外界因素,分析评价以上制度和措施的实施效果,包括新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和在校生对专业的认可度以及学习意愿等。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招生相关制度文件及文档资料的索引

  • 在附录1.1用列表方式提供近三年的招生情况


1.2具有完善的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够很好地执行落实。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专业开展立德树人教育,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的主要制度、责任机构和责任人。

  • 开展学习指导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效果。重点说明专业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学风;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明确课程学习与毕业要求达成的关系,自查学习行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明确课程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达成学习目标等,效果如何。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学生学习指导、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等方面的制度文件(除必需在正文中举证说明的内容外,以资料索引方式表达)

  • 各项指导活动清单,各项指导活动的过程记录文档索引

  • 对各项活动开展情况的检查和监督记录文档索引。


1.3 对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形成性评价保证学生毕业时达到毕业要求。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本专业对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管理规定,对各类考核合格标准的控制措施。

  • 本专业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跟踪、评估和评价的相关规定(包括责任机构,责任人,跟踪评估与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等)。

  • 1-2门专业核心课程为例,说明课程如何跟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表现,如何根据评估收集的信息,评价和判断学生个体的学业情况,并据此采取改进措施,帮助学生达成课程目标等。

  • 本专业的学业预警制度,对学业有困难学生的帮扶措施和取得的效果。

  • 近三年的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和就业情况统计数据。以列表方式提供相关信息。

1.3.2 近三年学生毕业就业状况

年份

毕业生数

毕业率

获学位率

总毕业率

总获学位率

一次就业率

注:设置专业方向时,毕业率和获学位率按专业方向统计;总毕业率和总获学位率应计入转入、转出、留级等因素,并对数字组成在表注中说明。


1.3.3 近三年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分类就业状况

年份

土木类

施工企业

土木类

设计企业

土木类

其它企业

非土木类

企业

政府事业

单位

攻读研究生(国内外)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注:土木类其它企业含房地产、监理、检测等。政府事业单位含国家和地方基层项目、西部计划、选调生、村官、应征入伍等。毕业生自主创业可归类到相应的就业类型内。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关于学生获得学位的学业要求的相关文件索引

  • 列出专业对学生学业跟踪评估和评价的相关文档索引

  • 列出对学业有困难学生帮扶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的相关文档索引

  • 列出学生跟踪评估和学业帮扶的原始记录索引


1.4 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学校和专业对转专业、转学学生学分认定的相关文件。

  • 专业对转入学生原有学分的认定依据、认定程序和负责人,重点说明判定学分等效性的主要依据。

  • 提供近三年转专业、转学、交换学生补修或已修学分认定的执行实例,并据此说明对原有学分的认定依据和程序。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转学转专业的相关制度文件索引

  • 在附录1.4提供近三年转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情况(年份、来源、人数)。列出近三年转入学生原有学分认定的过程资料索引



2 培养目标4000 字以内)

    1. 有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列出本专业培养目标的完整文字表述。若在校生各年级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不同,应分别列出。

  • 专业培养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关系。

  • 培养目标公开的渠道,以及学生、教师和社会了解和认知情况。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和论证的记录性资料索引

  • 列出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相关文件索引

  • 列出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调研分析报告索引


2.2 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合理性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专业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相关规定,包括责任人、评价周期、评价内容、信息收集的渠道和方法、评价结果的形成过程等。

  • 最近一次的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过程和结果。

  • 关于培养目标修订的相关制度,包括修订周期、修订依据、修订程序、主要参与人员。

  • 最近一次培养目标修订的时间、内容和依据等,重点说明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结果在修订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 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培养目标评价与修订的相关规定,以及在最近一次评价和修订工作中行业企业专家发挥的作用。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培养目标制/修订、合理性评价的相关制度文件索引

  • 在附录2.2中提供相关文档索引,包括近三年专业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修订的原始材料

3 毕业要求7000字以内)

专业必须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能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专业制定毕业要求的原则、依据及过程。

  • 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完整文字表述。并分析专业毕业要求对通用标准提出的12项基本要求的覆盖情况。(当在校各级学生的毕业要求不同时,应逐个进行分析。)

  •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结合正在执行的各版本培养方案,分析其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并给出其矩阵图。

3.1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实现(用矩阵图的方式说明)

目标1

目标2

……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

  • 毕业要求公开渠道和方式;学生和教师了解毕业要求渠道及认知情况。

  • 如专业采用指标点方式分解毕业要求,应给出专业分解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全文;简略说明基于毕业要求或毕业要求指标点设置课程和教学活动的OBE方法,并给出课程和教学活动支撑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关系矩阵图,如表3.2。如专业不采用指标点方式,则说明将毕业要求各条核心要素分解到课程和教学活动的实施办法,可参照表3.2,清楚表示课程和教学活动与毕业要求各条核心要素的对应关系。

3.2 课程和教学活动支撑诸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用矩阵形式提供)

毕业要求指标点1.1

毕业要求指标点1.2

……

毕业要求指标点4.3

……

课程或教学活动1

课程或教学活动2

……

注:业要求指标点是指对每项毕业要求进行分解,所得到的可以安排教学内容并可衡量其效果的具体要求,一般毕业要求的每一项对应于多个指标点;一个指标点的实现可以由多个教学活动承担。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相关支撑材料索引,包括与毕业要求制订有关的文件、规定等,以及分析和制订过程的记录,列出专业毕业要求公开渠道和方式的证据(网址、电子或纸质材料等)索引



4 持续改进

4.1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定期开展课程体系设置和课程质量评价。建立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定期开展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及监控措施。简介面向产出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说明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主要观测点、监控措施和执行人。以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4.1 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要求

环节名称

质量要求的要点与评价责任者

评价基于的

基本数据

评价周期、结果与相应的改进措施

形成的记录文档


  • 课程评价机制,包括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

需说明:1)课程评价工作责任机构、责任人和主要职责;2)评价对象和评价周期;3)评价过程(包括评价数据收集的内容、方法和来源;确认这些评价数据与评价目标相关的措施);3)评价方法(针对各类评价目标采取的方法)4)结果使用要求;5)证明该机制存在的制度性文件。

  • 课程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需说明:1)最近一次课程体系合理性评价的过程和结果(包括评价方法、评价依据和数据来源、评价结果);2)提供2门课程(1门理论课,1门实践课)的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与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评分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依据和评价结果),附件中提供两门课程评价依据合理性的审核记录。

  • 描述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评价机制。主要包括评价责任机构、评价对象、评价周期、评价依据、评价方法、评价使用要求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毕业要求,可采用不同类型的评价方法,但需要说明评价方法选择的原则、评价依据的来源及其合理性判定方法。(当专业按指标点分解毕业要求的方式进行达成情况评价时,针对每一项要求提供下表信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评价时,可自行设计表格。)

4.2.X 关于某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的评价内容与过程

指标点

相关教学环节

学生考核方式

评价方法

与依据

评价责任人

最近一次评价结果文档索引(备查)

指标点1.1

指标点1.2

……

注:这里的教学活动必须是有学分并对所有参与的学生有明确考核结果的课程、实践活动等以及其它教学活动。如果对应于一个指标点的活动不止一项,则分别列出,并列出各活动的相对权重。如对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评价采用了教学环节以外的途径,另行予以说明。


  • 描述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机制的运行情况。说明最近一次评价情况,内容包括: 1列出所有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依据表(如评价依据已包含在表4.2.x中,予以说明即可);2)说明本次评价采取的主要方法,并以1-2项毕业要求为例,说明毕业要求的评价过程(包括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依据及其合理性判定方法、评价结果,以及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等)。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除必需在正文中举证说明的内容外,以资料索引方式表达)

  • 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机制的制度文件

  • 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过程的原始记录文档

  • 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报告,及其评价依据合理性审核记录

  •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的制度文件

  • 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过程的原始记录文档

4.2 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以及有高等教育系统以外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对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定期分析。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责任机构、工作周期、跟踪对象与方法、收集的信息、结果的利用),以及最近一次跟踪反馈情况(包括对象、内容、方法、结果)。

  • 高教系统以外的利益相关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责任机构、评价周期、评价方法、信息收集渠道、结果的利用),以及最近一次社会评价的开展情况(包括对象、内容、方法、结果)。

  • 近三年,基于上述两个机制运行获取的各类信息,对培养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的分析和结果。如近三年未进行此项工作,描述最近一次进行分析的工作和结果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在附录4.2中提供相关文档索引


    1. 能证明评价的结果被用于专业的持续改进。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保证评价结果用于专业持续改进的制度(包括评价结果收集、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的渠道和责任人)

  • 分别描述最近一次基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课程体系合理性的评价结果而开展的持续改进工作(包括改进依据、改进措施和改进效果)。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评价结果用于专业持续改进的制度性文件索引

  • 在附录4.3中以实例提供最近一次关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程目标的评价结果分析报告,评价结果用于反馈改进的过程记录,以及改进结果分析材料



5 课程体系9000字以内)

课程设置能支持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设计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简要说明课程设置是否满足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 列出在校生正在执行的完整的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并用图表或适当形式说明必修课程的先行后续关系。

  • 说明学生毕业的学分总体要求,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规则。以汇总方式列出必修课总学分。描述关于学生选课的有关规定,包括如何确保学生选学的课程能满足对各类课程学分分布的要求。

  • 根据表3.2所建立的课程设置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分析支撑关系布局的合理性。

  • 制定、审定、修订和落实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度和要求。。

  • 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的制度,最近一次课程体系修订中行业企业专家发挥的作用(包括名单、参与方式和作用)。

  • 列表说明在校生正在执行的培养方案中4类课程学分的比例。

5.0.X 培养方案中课程类型学分比例汇总表

培养方案适用年级

总学分

数学与自然类课程学分数及占总学分比例

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与专业类课程学分数及占总学分比例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学分数及占总学分比例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学分数及占总学分比例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学校关于培养方案修订的制度文件索引

  • 在附录5.0-1中提供近在校生和最近一届毕业生使用的专业培养方案

  • 在附录5.0-2中提供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

  • 在附录5.0-3中提供近三届毕业生所有课程的任课教师和学生成绩统计表(包括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数据)(需注明哪些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列出用于毕业要求评价的所有课程考核资料索引

  • 列出近三年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的记录性材料(包括名单、参与方式、发挥作用)


课程体系必须包括:

5.1与本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列举本类课程及其学分要求,说明学分比例达标情况,以及与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符合情况。

  • 保证学生修满此类课程的要求及措施。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考核资料索引


5.2 符合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工程基础类课程和专业基础类课程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分别列举“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三类课程及其学分要求,说明三类课程总学分比例的达标情况,以及与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符合情况。

  • 若为选修课,需说明保证全体学生修满此类课程的要求及措施。

  • 举例说明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能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能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考核资料和课程质量评价报告索引


5.3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和考核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说明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及各教学环节的学分要求,说明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的总学分比例的达标情况,以及与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符合情况。提供表5.3.1中的相关信息(当不同培养方案有区别时,列表可对应最近一个正在执行的培养方案,区别情况在正文中说明,如有必要可在附录5.3中补充表格)。

5.3.1 实践环节汇总表

课程分类

课程名称

学分

实验(含课内实验和

独立设置的实验)

……

……

课程设计

…….

……

实习实训

……

……

毕业设计(论文)


  • 若为选修环节,需说明保证全体学生修读此类课程的要求及措施。

  • 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和效果。以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5.3.2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的情况

基地名称

校外

合作方

承担的

教学任务

学生在基地考核方式

每年进基地学生数

xxxx

xxxx

xxxx


  • 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培养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这些要求和措施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列表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5.3.3 近三年毕业设计(论文)分类情况(如果不分类,则作为一类填写)

类别

分类基本描述

对该类内容

的基本要求

该类论文所占比例(%

xxxx

xxxx

xxxx

注:类别指各专业自行定义的毕业设计(论文)类型,如工程设计、理论研究、试验研究、软件设计等。

  • 保证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考核的制度措施,最近三年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方式和发挥的作用。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附录5.3-1提供实践教学体系

  • 附录5.4-2提供每个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课程设计

  • 附录5.4-3提供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企业学习经历(如有)

  • 附录5.4-4提供以团队形式完成的实践教学活动

  • 附录5.4-5提供近三年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清单

  • 附录5.4-6提供近三年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

5.4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列出此类课程及其学分要求,说明此类课程总学分比例的达标情况,以及与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符合情况。

  • 保证学生修满此类课程的要求及措施。

  • 说明此类课程的设置,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和运用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相关知识。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关于学生选课的有关制度文件索引

  • 在附录5中提供相关评价记录的索引


6 师资队伍9000 字以内)

6.1教师数量能满足教学需要,结构合理,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本专业的专任教师队伍(包括实验教师)数量、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以表格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6.1.1 专任教师队伍总体状况

35岁以下

36-45

46-60

60

以上

左边

合计

博士

硕士

本类

专业

相近专业

其它专业

正高

副高

中级

其它

合计

注:表中数据指专业当前的专任教师。在职获得的学位用*标注;专业指最高学位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的本类专业、相近专业、其它专业(举例)见指导书说明。

  • 来自企业、行业兼职教师的情况,承担的教学任务、与教学有关的其他工作。以表格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6.1.2 兼职教师状况

姓名

单位

专业职称/职务

兼职起始时间

承担的

教学工作

近三年实际工作量

xxxx

xxxx

xxxx

注:兼职教师是指有正式聘任承担教学计划内教学任务的行业或企业专家。培养方案中对学生没有明确考核要求的讲座专家不纳入本表统计。

6.1.3 近三年由企业或行业兼职教师承担的课程

课程

名称

课程

性质

开设

年级

学分/

课时数

兼职教

师工作

量比例

考核

方式

学年

学生

人数

成绩分布

90-

100

80-89

70-

79

60-69

<60

注: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 列表说明近三年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人数、实践环节的分组指导情况、主干课程教师梯队情况。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相关文件、文档索引

  • 附录6.2-1相关材料


6.2 教师具有足够的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且能够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参与学术交流。教师的工程背景应能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专业判断教师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主要依据,以及能够证明教师上述能力的相关证据。

  • 专业判断教师工程背景的主要依据,以及据此对师资队伍工程经验做出的基本判断。近三年教师开展工程实践、工程研究,以及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情况。

  • 教师专业背景、工程能力是否满足补充标准要求。

以列表形式提供下列信息:

6.2.1教师个人专业背景相关信息




出生年月

来本专业工作时间

定职时间

本科

硕士

博士

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

出国进修情况

工程实践情况

其他(如执业资格)

毕业学校

毕业专业

毕业时间

毕业学校

毕业专业

毕业时间

毕业学校

毕业专业

毕业时间

注:此表分三段填写:(1)学习经历是土木工程学科教师的情况;(2)承担专业课、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但学习经历不是土木工程学科教师的情况(“出国进修情况”一栏改为“土木工程专业进修情况”);(3)实验教师的情况(“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一栏改为“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

列入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教学活动。

6.2.2专业方向教师梯队情况

专业方向

带头人(职称)

团队教师(职称)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教师能力要求认定的有关规定和执行记录索引

  • 填报附录6相应表格


6.3 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保证教师时间和精力投入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的制度和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 列表说明近三年教师在本科教学和学生指导方面的投入情况。

6.3-1 教师近三年本科教学相关工作量

序号

姓名

年度

承担课程及授课时数

教学行政工作

教改工作主要内容

学生指导主要方式和时间

注:每个教师按年度分三行填写。序号与表6.2.1相同。


  • 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制度和措施,及其实施效果。

  • 保障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改革方面的措施和效果。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相关制度文件索引

  • 在附录6.3-1中列出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名单


6.4教师为学生提供指导、咨询、服务,并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从业教育有足够的指导。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保证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类指导的制度要求和措施,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

  • 列表说明教师除课程教学外,为学生提供的各类指导工作和相关数据。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相关制度文件索引

  • 列出指导工作的原始记录文档索引


6.5教师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树立良好教风的制度和措施

  • 促进教师理解OBE理念并履行责任的制度、措施和效果

  • 判断教师履职情况的主要依据,督促教师履行职责主要措施,对教学质量问题的问责机制,执行情况及效果。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相关制度文件索引

  • 列出教师履职情况的相关原始记录文档索引



7 支持条件7000字以内)

7.1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得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学校的教室和授课设施配置能否满足专业教学需求。

  • 说明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的情况,包括各类学生实验的安排和分组情况。以表格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7.1.1 本科教学所使用实验室状况

实验室名称

场地

面积

楼号-房间号

建成使用年月

开放方式和利用率

设备种类与数量

专职管理人员数

所属院系

物理实验室

化学实验室

测量实验室

工程力学实验室

流体力学实验室

土力学实验室

材料实验室

结构实验室

其它实验室(多项需分列)

  • 描述大学物理、化学、计算机、测量、力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土工、结构等实验室中实验设备、仪器的完好情况,场地面积和设备台套数能否满足实验教学的分组要求,操作型实验分组是否满足人人动手的要求,以及实验标准符合现行工程规范要求。

  • 教室、实验室设备的更新、维护、安全和开放管理的制度、措施和执行情况。

  • 专业对校外合作实习/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列表说明近三年用于实习/实训的主要校外基地能否满足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的要求(包括企业性质、实习实训条件、企业指导教师配置、教学任务等)。

7.1.2 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践基地的情况(即表5.3.2

基地名称

校外

合作方

承担的

教学任务

学生在基地考核方式

每年进基地学生数

xxxx

xxxx

xxxx

注:即表5.3.2,为便于审读报告,重复一次。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相关制度和措施文档索引

  • 在附录7.1-1中提供主要设备仪器清单

  • 在附录7.1-2中提供近三年学生实际进入企业实践基地的情况

7.2 计算机、网络以及图书资料资源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以及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科研所需。资源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标准所要求的共享资源的配置情况、管理制度和共享情况。

  • 共享资源满足本专业师生学习、教学和科研之需的情况。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相关的管理制度文档索引

  • 在附录7.21中提供图书资料、工程软件的数量和种类情况

  • 在附录7.22中提供专业所具有的现行工程建设法规文件、国家、行业标准和工程图集的基本情况数据


    1. 教学经费有保证,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教学经费预算、下拨和使用的相关规定和标准。

  • 列出近三年专业教学经费的主要收支情况表,说明经费总量是否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生均实验、实习、毕业环节的经费投入是否有保证,专项经费的投入是否满足专业持续改进的需求。

7.3.1 本专业近三年教学经费收支情况

年份

收入总数

来源

数额

支出项目

数额

国家

课程建设

地方

教学设备

社会

日常教学开支

创收

教 改

其它

学生支持

其 它

注:当“来源”无法说明时填在“其他”一栏。

7.3.2近三年实践教学支出情况

年份

实习费 (万元)


(指交通费、住宿费、膳食补助费、保险费、外聘专家讲座费5)

实验费 (万元)

(指材料消耗费1项,不含设备购置费、实验室建设费、水电费、管理费和人员经费)

毕业设计费(万元)


(指图纸论文纸张打印费和外请专家费2项)

生均费用

(元/年人)


左侧3项费用除以当年4个年级总在校生

其它(含学生创新等)


注:实习经费指用于地质实习、测量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5项实习的费用。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相关管理规定文件索引


7.4学校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吸引与稳定合格的教师,并支持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包括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学校支持教师队伍建设的机构、制度和措施。

  • 近三年学校支持和稳定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和效果。以表格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7.4.1 近三年教师进修情况

姓名

国内进修

国外进修


  • 学校是否有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和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的具体措施,并被教师所了解。

  • 近三年本专业青年教师在提升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得到的培训机会和效果。以表格方式提供以下信息:

7.4.2 近三年青年教师获取工程经历的情况

姓名

获取的工程经历情况

校内、校外考核情况

7.4.3 近三年新进教师教学培养与工作情况

姓名

入职

时间

毕业学校与专业

首次承担的课程与时间

培训

方式

考查

方式

其它承担

的课程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相关制度和措施的文件,以及实施效果的证明材料索引

7.5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简介学校为满足学生的学习、生活、体育和文化活动之需而提供的相关基础设施。

  • 学校为支持学生的社会实践、创新活动而提供的场所、条件设施和管理服务,学生受益情况。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能够证明学生受益情况的资料索引


7.6 学校的教学管理与服务规范,能有效地支持专业毕业要求的达成。

1)需要说明的情况

  • 学校各职能部门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条件保障、质量监控、组织协调等方面为专业学生达成毕业要求和专业教学的持续改进提供的支持和服务。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 列出证明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规范有效的材料索引

土木工程专业自评表

问题说明

学生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持续改进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支持条件



自评报告附录

以下附录序号不得更动。根据指导书正文对支撑材料的提示,专业需要在以下目录中添加举证资料或资料索引的,可在已有顺序号后自行编号添加。


附录0 上次的评估(认证)结论、中期督察报告与改进报告(第一次评估(认证)的专业不需要提供)

附录1.1 招生相关制度文件、文档资料索引

附表1.1 近三年招生情况表

招生省份

招生数

学校分数线

本专业分数线

第一志愿录取比例

招生省份

招生数

学校分数线

本专业分数线

第一志愿录取比例

招生省份

招生数

学校分数线

本专业分数线

第一志愿录取比例


附录1.2 学生指导的相关附件索引(包括文档与记录等)

附录1.3 获得学位的学业要求、学生跟踪评价与帮扶的相关附件索引

附录1.4 转专业制度文件索引及近三年转入本专业学习的学生情况(年份、来源、人数)和过程资料索引

附录2.1 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相关文件资料索引

附录2.2 近三年培养目标修订的附件索引(包括合理性评价的相关文档,社会机制参与活动的记录等);近三年未进行修订时,提供最近一次修订的附件索引

附录3 与毕业要求制订有关的文件、规定、记录资料索引,列出专业毕业要求公开渠道和方式的证据(网址、电子或纸质材料等)

附录4.1-1 课程目标、毕业要求达成评价机制的制度文件、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过程、毕业要求达成评价过程的的原始记录文档

附录4.1-2 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报告,及其评价依据合理性审核记录

附录4.2 近三年内毕业生反馈信息的附件索引(包括相关文档记录等)

附录4.3-1 评价结果用于专业持续改进的制度性文件索引

附录4.3-2 最近一次关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和课等的评价结果分析报告,以及评价结果用于反馈改进的记录或分析材料

附录5.0-1 在校生和最近一届毕业生使用的专业培养方案全文(同一年级有不同培养案时,应全部列出)

附录5.0-2 全部课程的大纲

附录5.0-3 近三届毕业生所有课程的任课教师和学生成绩统计表(包括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数据)(需注明哪些课程是专业主干课程)。

附录5.0-4 最近的一个完整学年的本科生课程表

附录5.0-5 近三年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的记录性材料(包括名单、参与方式、发挥作用)

附录5.0-6学校关于培养方案修订制度的文件

附录5.0-7 关于学生选课的有关制度性文件索引

附录5.3-1 实践教学体系(当不同培养方案有区别时,应逐个列表,表头为附表5.3-1-xxxx级培养方案)

附表5.3-1 实践教学体系

环节名称

内容要求与教学方式

学分要求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形成的结果

附录5.3-2每个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课程设计(当不同培养方案有区别时,应逐个列表,表头为附表5.3-1-xxxx级培养方案)

附表5.3-2 每个学生毕业前必须完成的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

内容与 工作量要求

学分要求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近三年学生成绩分布

(分年度列出)

附录5.3-3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企业学习经历(指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待在企业的学习经历,不包括部分学生参与的活动,也不包括在校内特设的实训基地的学习经历,没有则不必提供,但本附表格式在报告中予以保留;当不同培养方案有区别时,应逐个列表,表头为附表5.3-1-xxxx级培养方案)

附表5.3-3 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企业学习经历

类别

内容要求与教学方式

时间及学分要求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形成的结果

附录5.3-4以团队形式完成的实践教学活动(不包括课外活动,如果没有则不必提供)

附表5.3-4 以团队形式完成的实践教学活动

环节名称

内容要求与教学方式

学分要求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形成的结果

附录5.3-5 近三年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清单,内容包括题目、类别、成绩、是否在企业完成、校内/外指导教师等。

附录5.3-6 近三年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

附表5.3-6 近三年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统计

年份

专业方向

学生数

成 绩

优秀人数/比例

不及格人数/比例

……

……

附录6 师资队伍有关制度、措施的文件、规定和执行情况记录资料的索引

附录6.2-1 教师个人发展相关信息

附表6.2-1 教师个人发展相关信息

序号

姓名

3年承担的

研发项目

3年标志性学术成果

工程实践性

主要成果

科技与

产业奖励

3

工程咨询活动

注:本表限本专业全职教师。序号与正文表6.2.1相同。教师个人发展信息只用于判断教师能力是否适应学生培养的需要,因此每项下只限填写1-2项能代表相应水平的内容。

附录6.2-2 全体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简历

附表6.2-2 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简历

序号

姓名

出生

年月

职称

教育背景

学术水平或实验技能的

标志材料

工程

背景

附录6.2-3 近三年教师教学、科技成果奖励一览表

附表6.2-3-1近三年教师教学、科技成果奖励一览表(教学、科研各限填20项)

序号

获奖

教师

奖励

类型

奖励

级别

奖励

等级

奖励名称

授予

时间

附表6.2-3-2 近三年教师获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一览表(限填15项)

序号

专利名

专利类型

发明人

获得

时间

附表6.2-3-3 近三年主要科研项目一览表(限填20项)

序号

项目

负责人

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经费(万元)

起止

时间

附表6.2-3-4 近三年主要教改课题一览表(限填20项)

序号

主持人

教改课题名称

课题来源

起止

时间

附表6.2-3-5 近三年主要教学、科研期刊论文一览表(教学、科研各限填20项)

序号

第一

作者

论文名

期刊名

发表

年份

期数

检索

情况

附录6.3-1 本专业在读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的统计数据(本项数据仅作为判断教师整体工作负担的参考)

附录7 支持条件有关制度、措施的文件、规定和执行情况记录资料的索引

附录7.1-1 主要设备仪器清单

附表7.1-1 主要设备仪器清单(每个实验室最多列20台套)

实验室

名称

设备仪器

名称

设备型号

台套数

购置时间

单价

(元/台)

完好

情况

附录7.1-2 近三年实际进入企业合作实践基地的学生以及实践内容

附表7.1-2 近三年学生实际进入企业实践基地的情况

学生姓名

年级

实习基地

进入基地时间及期限

实习内容

成果

注:本表指进入企业合作基地,进行服务与工程实践教学计划实施的活动情况,不包含一般社会实践内容。按照与表7.1.2相同的企业顺序填写。

附录7.2-1 图书资料、工程软件的数量和种类情况

附录7.2-2 现行工程建设法规文件、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的基本情况

附录7.5-1 近三年参加社会实践平台活动的学生名单与各人参与活动简述

附录7.5-2 近三年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名单与各人参与活动简述



附件C3

XXXXXX》课程教学大纲(参考)

撰写人:xxx  编写日期:xxxxx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类别:

3.课程性质:

4.学时/学分:

5.先修课程: 

6.适用专业:

7.课程负责人:xxx; 核准人:xxx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或核心要素)的对应关系

包括课程简介、对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的表述等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四、课程教学方法

五、课程的考核环节及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自评方式

包括课程的考核环节、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方式等

六、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七、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